迪卡尼奥:意甲球队在欧冠更落后,巴黎皇马巴萨拜仁英超球队领先
詹俊:切尔西“9号魔咒”何时能打破?三线作战、十天踢4个客场
18岁时与拜仁签约,刘邵子洋:和诺伊尔之间隔着8个人,甚至更多
米兰前队医:大家都反对范巴斯滕手术,古利特被狗咬后和我开玩笑
斯基拉:31岁前国米中场加利亚尔迪尼准备与维罗纳签约
苏州东吴官方:免去徐恒总经理职务,改任副总经理兼竞训部经理
体育资讯6月5日讯 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,德转中国区官员朱艺谈到了爆火的苏超,他表示,
谈及苏超,身为南京人的朱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,江苏人乐得把“散装”挂在嘴上,并不是否定江苏的发展,反而是一种乐观的自嘲。在朱艺看来,正是这样的“自嘲”心态,让“苏超”最后成功破圈。
朱艺介绍称,江苏省因为地理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各地文化大不相同,语言、饮食、生活方式都有区别。和其他省份单纯分成南北不同,江苏散装得“更碎”。“因为江苏南北跨越长江、淮河两大水道,长江以南为苏南,长江以北为苏北,江淮地区则为苏中,这样的区别从古就有。”朱艺说。
近些年,随着各地经济发展,江苏省内的“散装”有“愈演愈烈”的趋势。在朱艺看来,江苏省内各地都具备自身优势产业,随着进一步呈现出核心产业的细分、周边大城市生活圈带来的影响,江苏省内显得更加“松散”,但其实各地发展不同,各有特色。
“别说省内,就连我们南京市,不同区域都有‘散装’的趋势。这种看上去有些‘针锋相对’的情绪,通过竞技体育表达和释放反而是最佳的方式。”朱艺说。这也正是“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”出现的基础。